力挺小微企业 科技赋能普惠信用机制
炒股就看,力挺权威,小微信用专业,企业及时,科技全面,普惠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机制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建行根据我们企业的力挺数字‘画像’,向我们精准推荐了‘小微快贷’产品,小微信用申请后成功获得了117万元纯信用贷款。企业”在东莞市经营服装辅料加工公司的科技黄志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近年来,普惠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机制融资贵”等问题,力挺多家银行推动科技赋能,小微信用创新信贷审批机制与服务,企业着力提升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水平,实现普惠信贷类产品精准投放,有效满足各类小微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 “我们做服装辅料进出口生意,疫情这几年外贸行情不好,营收勉强能覆盖厂房租金、设备更新费用和工人工资等,没有过多结余。最近外贸交易重新活跃起来,我手上也接到了一个130多万元的订单,但是却没有资金买原材料。”黄志刚向记者表示。 黄志刚也曾尝试过多种融资方式,但由于他名下的房产目前还处在按揭阶段,不满足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多数银行都无法为其办理抵押类普惠贷款。“亲戚朋友的钱也借了个遍,而小贷公司的利率基本都在10%左右,成本太高了。”黄志刚说。 长期以来,多数小微企业都面临“贷款难、贷款贵、无担保”这一核心难题。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晓芳向记者介绍,过去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症结在于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往往没有财务报表,银行对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难以准确把握和评价。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让这一难题的解决迎来契机。“建设银行跳出传统以财务报表分析评价客户风险状况和还款能力的方式,将客户生产经营场景数据作为信用要素,推动内外部数据标准化、关联化,将数据资产转化为信用信息,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判断依据。同时,我们连接外部渠道,将各类外部数据转化为内部通用的数据字典,构建企业级的数据管理体系。通过内外部场景建立数字连接,对企业进行立体‘画像’,以此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李晓芳表示。 专家指出,金融科技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银行运营的底层逻辑。金融和数字技术加速融合,为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提供了可能性。 创新多元信贷产品 在金融科技助力之下,多家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推出以税授信、以专利担保的多元信贷产品,盘活小微企业无形资产的融资属性,有效满足各类小微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我们公司一直诚信经营,每月按时足额缴税,近两年来纳税信用评级都是A。”绍兴某消防设备生产公司负责人王涛表示,“年底资金需求量大,周转频繁,在了解到的‘税务贷’产品可以以‘信’换‘贷’之后,我们在手机银行上完成纳税数据授权,一周内就收到了291万元信用贷款。” 工商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张维告诉记者,“税务贷”产品具有授信便捷、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我行与税务局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实现纳税信息数据互通;通过数据筛选,纳税企业用工行手机银行进行线上申请,最快1小时内可获得授信结果;‘税务贷’执行专项优惠利率,没有其他融资费用。”张维说。 此外,对于普遍存在经营年限较短、创新性较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科创类小微企业,多家银行结合企业经营特征、业务模式等,创新质押、担保方式的灵活组合。 一家位于苏州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负责人张超告诉记者:“我们企业是从事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和记忆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目前拥有五项专利。近期业务量增长较快,周转资金需求量增加,苏州中行为我们推荐了‘知惠贷’产品,以知识产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申请当天即获批300万元质押额度。” 拓展深度广度 在银行业的大力推进下,普惠金融逐渐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特点。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为进一步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进小微企业实际经营表现改善,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孔涛认为,在普惠金融业务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小微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其规模、注册性质和数字化程度等维度的特质,通过提升服务的适配性,增强带动小微企业经营表现的有效性。 此外,专家提出,金融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准则,以普惠为目标,优化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商业可持续性,让金融科技发展成果能够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易纲:我国宏观政策力度把握是比较合适的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 蚂蚁集团子公司入股易碳数科 后者为工业碳数据云计算公司
- 一年“亏光”公司总市值!预计去年末净资产为负,ST广田收深交所关注函
- 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913例,详情公布
- 梁朝伟拍《无名》 跟“私教”苦练普通话
- “越俎代庖”被罚后,“海银”系退出东方期货
- 蔚来开启降价模式 最高优惠超10万元?官方回应:少量展车、库存车享优惠政策
- 刘强东内部信放大招 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待遇
- 成本管控显成效 中公教育预计2022年实现大幅减亏
- 生鲜供货商们,在淘菜菜拼多多上亏本
- 开年3家企业成功上市!北京朝阳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42家
- 经济日报:国产手机创新谋高端
- 曝iPhone 16 Ultra独占潜望式长焦:跟Pro版拉大差距
- B类医药股全面爆发,永泰生物涨20%,腾盛博药涨17%
- 华兴证券:中介机构应做好市场“引路人”和“看门人”
- 北青报社评:为变局下的经济发展金融合作贡献“北京智慧”
- 前十大股东中现“一控多” ST熊猫股东章奕颖被立案调查
- 黄金成为对冲通胀首选 土耳其成为全球最大买家
- 中国船舶租赁发盈喜 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24%至26%
- 搜索
-